贾让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16 11:12:0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 名:贾让
民族:汉
主要成就:治理黄河

治理黄河三策的内容
当时黄河频繁决溢,灾患严重。朝廷征集治河方案,绥和二年(公元前7),贾让应诏上书。
内容包括:
上策:主张不与水争地,“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这是针对当时黄河已成悬河的形势,提出人工改道,避高趋下的方案。他认为,实行这一方案,虽要付出重大代价,“败坏城郭、田庐、冢墓以万数”,但是可以使“河定民安,千载无患”。
中策:是开渠引水,达到分洪、灌溉和发展航运等目的。他认为这一方案不能一劳永逸,但可兴利除害,能维持数百年。
下策:他又认为如果保守旧堤,年年修补,劳费无穷,是最下策。
治理黄河三策的特点
贾让三策具有以下特点:
①第一次全面地对治理黄河进行了方案论证,较完整地概括了西汉治黄的基本主张和措施;②首次明确提出在黄河下游设置滞洪区的思想,强调滞洪区的作用是“使秋水多,得有所休息”;③论证规划方案时首次提出经济补偿的概念,主张筹划治河工费用于安置因改道所需的移民;④提出综合利用黄河水利资源,具体论证开渠分水有三利(低地放淤肥田,改旱地为稻田,通漕运),不开则有三害(民常忙于救灾,土地盐碱沼泽化,决溢为害);⑤分析了黄河堤防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弊端。
由于上述特点,他的治理黄河三策对后世治河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古代治河思想方面的重要遗产之一。历代对贾让三策评论颇多,意见不一。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雍正治贪
- 雍正是怎么治贪的?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前去一探究竟。雍正的前任圣祖仁皇帝康熙,亲手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