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何无忌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10 16:18:2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何无忌

国 籍:东晋

民 族:汉族

逝世日期:410年5月9日

职 业:将领

主要成就:与刘裕等起兵讨伐篡位的桓玄

籍 贯: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

官 职:江州刺史、广武将军

追 赠:侍中、司空

谥 号:忠肃

  何无忌(?—410年5月9日),字无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东晋末年将领,名将刘牢之外甥。

  少有大志,拜徐州从事,拜东海国中尉。元兴三年,随同刘裕带领北府军平定桓玄之乱,光复晋室,荡平诸桓势力,拜江州刺史,封安成郡公。

  义熙六年,率军讨伐卢循之乱,败于徐道覆,持节战死。追赠侍中、司空,本官如故,谥号忠肃。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何无忌少有大志,获州府命为从事,后转太学博士,舅舅刘牢之镇守京口时也常与他参议大事。

  隆安四年(400年),司元显封其子司马彦璋为东海王,任命何无忌为东海国中尉,加号广武将军。

  元兴元年(402年),刘牢之受命作为前锋都督讨伐荆州刺史桓玄,但当桓玄率军渐渐逼近建康,刘牢之仍没进攻桓玄,反倒因怕灭桓玄后不能被司马元显所容,终决定向桓玄投降。何无忌以及刘裕在当时屡次恳切的谏止刘牢之,但刘牢之都不从,还是向桓玄投降。桓玄及后击败了司马元显,并将司马元显和其党众,以及司马彦璋也处死了。何无忌知道司马彦璋被处死,就在集市上痛哭,获当时的人称许。

  刘牢之被桓玄调为会稽内史,被刘牢之视为削夺其权力的行为,于是图谋起兵讨伐桓玄。然而,刘牢之将计谋告诉刘裕后,刘裕却以人情皆附桓玄,拒绝支持刘牢之。当时何无忌亦问刘裕自己去向,刘裕说:“我看刘牢之肯定会失败,你可随我返回京口。若桓玄守晋臣之节,我就与你辅助他;否则,我就与你共谋消灭他。”何无忌听从而与刘裕同返京口,而刘牢之亦因得不到其他幕僚支持而失败自杀。

  兴举义兵

  桓玄得势后自居高位,又让桓氏子弟担当内外要职,更诛杀一批北府军旧将,有篡位之心。元兴二年(403年),刘裕奉命攻伐叛乱的卢循,在击败卢循后,何无忌偷偷去见刘裕,劝说刘裕在山阴县起兵讨伐桓玄,不过刘裕想等待桓玄正式篡位,而在邻近建康的京口起兵讨伐,故此没有实行何无忌的建议。十二月,桓玄篡位称帝。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与何无忌返回京口,密谋讨伐桓玄,复兴晋室,于是与刘毅王懿孟昶、檀凭之等人共谋起兵。刘裕等军于二月乙卯日正式起兵,并于次日成功夺取了京口及广陵两个重镇的控制权。当时何无忌亦推荐了刘穆之给刘裕作为主簿。刘裕及后率军攻陷建康,桓玄出走江陵,刘裕在建康以武陵王司马遵承制建立行台,司马遵遂以何无忌为辅国将军、琅邪内史,并授予司马道子府中精兵,命其与刘道规在刘毅统领下追击桓玄。

  讨平诸桓

  桓玄西走江陵,留何澹之等人留守湓口,而何无忌和刘道规就于四月庚戌日在桑落洲与何澹之军作战,何无忌纵然知道何澹之不在来攻的船舰之上,不过仍劝刘道规尽力进攻,意图强大自军的士气并降低敌军士气。何无忌等夺取了来攻的船舰后宣称何澹之已被其所俘,令敌军军心惊扰,何无忌于是与刘道规乘胜进攻,于是大败何澹之,并接连攻下湓口和寻阳,将在寻阳的晋室宗庙神主以及武康公主和琅邪王妃褚灵缓送回建康。五月癸酉日,何无忌与刘毅和刘道规等于峥嵘洲击败桓玄亲率的军队,桓玄在战后弃江陵西走。江陵当时受荆州别驾王康产的控制,奉晋安帝复位。不过,刘毅等所率的义军在桓玄死后十日仍未到江陵,桓振等人于是乘虚袭取江陵,何无忌等至巴陵,先后击败在马头的桓谦和泉的桓蔚,及后不听刘道规劝止,直取江陵,却被桓振和冯该合兵击败,与刘毅等被逼退还寻阳。十月,刘毅等再率何无忌等西进讨伐桓振,先陷夏口以及冯该分兵戍守的鲁山城和偃月垒,至十二月再取巴陵。

  义熙元年(405年),因南阳太守鲁宗之举兵讨伐桓氏,桓振率兵进攻鲁宗之,而刘毅等就乘时进陷江陵,何无忌及后护送晋安帝返回建康。三月庚子日,何无忌转督豫州、扬州之淮南、庐江、安丰、历阳、堂邑五郡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但何无忌尚未至任就改持节都督江东五郡军事、会稽太守。

  义熙二年(406年),何无忌迁都督荆、江二州之江夏、义阳、绥安、及豫州之西阳、新蔡、汝南、颍川三州八郡诸军事、江州刺史。同年,封安成郡开国公,赐食邑三千户并加督司州之弘农及扬州之松滋二郡军事,加散骑侍郎,进镇南将军。

  持节战死

  义熙六年(410年)二月,广州刺史卢循乘刘裕北伐南燕的机会叛乱,进攻江州。三月,何无忌自寻阳引兵拒卢循。长史邓潜及参军殷阐都劝谏何无忌不要轻进,应当据城而守,积蓄精锐与其对抗,不过何无忌都没有听从。三月壬申日,何无忌与卢循部将徐道覆相遇于豫章,徐道覆命令数百兵以强弩登临西岸小山射击何无忌军。刚巧西风暴急,无忌所乘小舰飘向东岸,徐道覆于是乘风命大舰进逼何无忌之舰,何无忌军遂奔走溃败。不过何无忌至此厉声曰:“取我苏武节来!”以示像昔日苏武持节不屈节于匈奴之忠。当符节送至时,何无忌执节以督战。但是当时叛军人数太多,何无忌虽毫无惧色,但仍持节战死。

  何无忌之死,令全国震惊。朝野人士更以昔日何无忌与刘裕等共谋讨伐桓玄之时皆作计算筹谋,而如今败死却因轻率出兵,感到痛惜。朝廷追赠何无忌侍中、司空,本官如故,谥号忠肃。

  • 司马休之

    司马休之

    本 名:司马休之别 称:司马平西字 号:字季预民族族群:汉人主要成就:反抗桓玄、刘裕篡位,屏卫晋室国祚仕任国家东晋,南燕,后秦官 职:平西将军,荆州刺史谥 号:(北魏)始平声公兄 长:司马尚[阅读]

  • 梁山伯

    梁山伯

    中文名:梁山伯外文名:Liang-Shanbo别 名:字处仁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职 业:学生、官员出 处:《梁山伯与祝英台》官 职:宁波地方官   梁山伯是《梁祝[阅读]

  • 穆姬

    穆姬

    中文名:穆姬别 名:伯姬、秦穆姬国 籍:晋国→秦国民 族:华夏族姓:姬父 亲:晋献公夫 君:秦穆公生 母:齐姜儿 女:太子罃、公子弘、简璧同母哥哥:太子申生弟 弟:夷吾(晋惠公)   穆姬,也[阅读]

  • 晋穆侯

    晋穆侯

    晋穆侯简介晋穆侯晋穆侯,姓姬,名费王。唐叔虞远孙。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九任统治者,在位27年,于前785年去世。穆侯四年,取齐女姜氏为夫人。七年,伐条。生太子仇。十年,伐千亩,有功[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韩信竟是韩襄王的曾孙?!
韩信竟是韩襄王的曾孙?!
韩信是韩襄王的二儿子韩虮虱之孙,韩襄王一共生了三个儿子,长子韩婴,被立为太子。老二叫做韩虮虱,是妃子所生。“虱”就是虱子,“虮”就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