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端木赐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10 11:17:4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端木赐

别 名:子贡

国 籍:中国周朝(春秋末期)

民 族:华夏族

出生地:卫国黎(今河南鹤壁市浚县)

出生日期:公元前520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456年

职 业:政治家、商人、外交家

信 仰:儒家

主要成就: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

主要成就: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鲁国、卫国之相、中华儒商第一人

            中华儒商始祖,儒商文化创始人。

            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

代表作品:《越绝书》历史典故万仞宫墙,过犹不及,富而好礼等

后人称谓:黎侯,黎公,先贤端木子

注 音:ㄉㄨㄢ ㄇㄨˋ ㄘˋ

老 师:孔子

封 号:先贤端木子

  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儒商始祖

  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也有着卓越的成就。《论语·先进》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意思是说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却穷得丁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被命运摆布,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翻译: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做买卖,以成巨富。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所以司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鲁卫之相

  《论语》仅说子贡在“言语”方面优异,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们对子贡在其它方面的卓越才能的认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谓子贡“常相鲁、卫”。他的老师孔子也认为子贡有非凡的政治才能。《论语·雍也》曾记载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子贡、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说三人皆可从政,但孔于却分别道出三人之优点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从孔子列举的三个优点看,我们觉得子贡的优点——“达”,似乎更是从政者不可或缺的。所谓“达”就是通达事理,试想一个从政的人如果能够“通达事理”,他就会高屋建瓴,从宏观上把握问题的全局和整体,把政事处理得有条不紊。而子路的“果”(果断)、冉求的“艺”(多才多艺),都不过是从政必需之一端。正因为子贡通达事理,又有杰出的“言语”才能,所以他才会被鲁、卫等国聘为相辅。正因为他有政治才能,他才会在出使齐、吴、越、晋四国的外交活动中得心应手,获得圆满成功。

  教书育人

  子贡的晚年,也像孔子一样开始教学,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就是他培养出的优秀人才。

  • 齐桓公

    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阅读]

  • 扁鹊

    扁鹊

    扁鹊,原姓秦,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生于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年)前后,卒于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据传是在秦国替秦武王医疗后,在离开秦国的途中,于骊山北面的小路,被秦国太医李酰使刺客劫杀。[阅读]

  • 荆轲

    荆轲

      中文名:荆轲   国籍:东周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前227年   职业:刺客   主要成就:荆轲刺秦王,击之不中   代表作品:《[阅读]

  • 孔子

    孔子

    孔丘(约前551年-约前479年)(约二千五百年前),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或孔夫子。生于鲁国陬邑,东周春秋末期鲁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曾在鲁国担任官府要职。为易学、儒学和儒家的创始人[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红梅妆的典故] 上官婉儿红梅妆
[红梅妆的典故] 上官婉儿红梅妆
红梅妆是什么?红梅妆,是古代女子的一种装饰,以胭脂在前额点红。上官婉儿红梅妆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妇人面饰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