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白崇禧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30 14:23:1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白崇禧

  别 名:白健生,乌默尔,小诸葛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广西省桂林府临桂县

  出生日期:1893年(癸巳年)3月18日

  逝世日期:1966年12月2日

  职 业:军人

  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信 仰:伊斯兰教

  代表作品:《现代陆军军事教育之趋势》《游击战纲要》

  政 党:中国国民党

  服役军队:中华民国陆军

  服役时间:1916年——1966年

  军 衔:一级上将

  参与战役:北伐战争,蒋桂战争,抗日战争

  勋 章:青天白日勋章,抗战胜利勋章

  逝世地:台湾省台北市

  绰 号:小诸葛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汉族,广西桂林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军阀新桂系中心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两人多年一路合作无间,最初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手驱逐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屡有胜果。

  白崇禧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然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未能保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果,局势对国府愈趋不利,新桂系最终亦无法保住中华民国的半壁江山。中国共产党解放中国大陆后,白崇禧前往台湾,于1966年在台北病逝。

  白崇禧日常待人接物中,反对官僚架势,反对打骂士卒,主张吃苦耐劳,禁烟禁赌,反对不良嗜好,在国民党统治阶层中是比较自守自节的,他多谋善断,胆识超人,狡诈多变,谋略深长,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他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穷追猛打、佯攻佯动、出奇制胜等战略战术,所以常常能够以少胜多,有常胜将军之称,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有小诸葛、今诸葛、当代张良、现代第一俊敏军人等雅号,连毛泽东都评价他为中国第一狡猾军阀。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国共名家看重,甚至日本人也称之为战神。

  北伐中,白崇禧的指挥才能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潭战役。龙潭战役是北伐中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战役,是一次血战。压迫敌人丧失战斗意志。此役基本上消灭孙传芳的部队。行政院长谭延闿写了一副对联送给白崇禧:指挥能事回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

  • 张自忠

    张自忠

      中文名:张自忠   别 名:字荩臣,后改荩忱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临清唐园村   出生日期:1891年8月11日   逝世日期:1940年5[阅读]

  • 胡宗南

    胡宗南

      中文名:胡宗南   别 名:原名琴斋,字寿山,曾化名秦东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孝丰(今安吉县)   出生日期:1896年4月4日   逝[阅读]

  • 何应钦

    何应钦

      中文名:何应钦   别 名:何敬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   出生日期:1890年4月2日   逝世日期:1987年10月21[阅读]

  • 黄金荣

    黄金荣

      中文名:黄金荣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苏州   出生日期:1868年(清同治七年)   逝世日期:1953年6月20日   职 业:青帮头子[阅读]

  • 张灵甫

    张灵甫

      中文名:张灵甫   别名:张钟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省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   出生日期:1903年8月20日   逝世日期:1947年5月[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解密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向突厥称臣?
解密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向突厥称臣?
百科档注: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中说:“独唐高祖起兵太原时,实称臣于突厥,而太宗又为此事谋主,后来史臣颇讳饰之,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