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借嘉州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21 16:49:3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苍翠的凌云山,濒临三江,雄视嘉州,山灵水秀,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一批批文人名士。
年轻的苏东坡十七八岁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才子了,他先在青神中岩寺王方先生的书院里读书,后来又到凌云山,与大佛朝夕相伴,潜心攻读。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正在灯下读书,忽然听得敲门声。打开门来,见一位长得十分清秀的少年前来拜访。这位少年说:
“我家就在附近,一直在家读书,因无老师指点,因而进步不大,听说东坡先生才学非凡,家父特命我前来求教。”
苏东坡见他态度谦恭,聪明好学,就答应了。从此,每天夜里掌灯以后,那少年就准时前来,三更以后告辞归去,风雨无阻,从不缺席。
一天深夜,少年辞别出门后,苏东坡见窗外月光如洗,树影婆娑,充满了诗情画意,顿时睡意全消,便到凌云禅院散步。他信步来到大佛旁边的亭阁,只见那少年正一步一步沿九曲栈道而下。他不由得纳闷起来,那大佛脚下江水之畔并无房舍人家,这位少年欲往何处去呢?正在这时,少年来到江边,从衣袋里掏出一颗珠子往嘴里一放,波涛顿时分开,现出一条石级通向江心。等到少年一步一步走下去,江水又合拢来了。
苏东坡站在山上看呆了,半天也回不过神来。此刻他才明白,这少年决非人间凡人。第二天晚上,少年依然掌灯前来,三更离去,勤学如故,苏东坡装着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
一天晚上,少年按时来到苏东坡的书房,但今天却有些反常。只见他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欲言又止,东坡也不便多问。快到三更时分,风声渐紧,雷声隐隐,山下传来江涛的轰鸣声。少年实在忍不住了,起身告辞,向东坡先生说道:“承蒙先生夜夜教诲不倦,学生感恩不尽。今夜有一件大事,实在不敢相瞒。学生并非人间凡人,乃龙王三太子。今夜五更一到,雷鸣电闪,风骤雨狂,三江猛涨。嘉州城将被洪水吞没,从此沉没江底。我奉父命,必须在三更之前返回,从此将与恩师永别。望恩师今夜千万不可外出,否则性命难保。”
苏东坡听罢大惊失色,他相信龙王三太子所说绝非戏言。
眼看五更将至,一场灭顶之灾将临,嘉州城将沦为水域,父老乡亲将化为鱼鳖之食。少年向他深深一拜,正要转身离去,东坡突然大声叫住少年说:“且慢,事已至此,我有一事相求!”
“老师有什么事尽管讲,我将尽力而为。”少年说。
苏东坡说:“能不能念你我师生之情,求你父龙王,将嘉州城暂借与我,到时一定归还。”
少年犹豫片刻,答应回龙宫禀告。他急忙回到江中禀报。
不一刻工夫,少年匆匆返回,高兴地回禀老师说:“我父龙王念先生教诲之恩,答应将嘉州城暂借与先生,但不知何时归还?”
苏东坡沉思片刻,满有把握地说:“只要听见嘉州城敲响五更五点,就立即归还,决不食言。”
“好,一言为定!只要听到城里打五更五点,我父就收回嘉州城。恩师保重,学生告辞了。”
少年一走,苏东坡立刻叫醒凌云禅院的住持觉圆和尚,将这一消息告诉了他,要他立即派人冒雨下山渡江,通知嘉州百姓连夜提防,并且记住,千万不能敲响五更五点。
谁知有一个更夫没有听到这个消息,到时候仍然将五更打响了。顷刻间暴雨倾盆,江水猛涨,洪涛滚滚向嘉州城卷来,更夫吓得来不及打五点,丢下铜锣逃命去了。龙王听见五更响起之后却没有敲五点,因此又把洪水收了回去,嘉州城才没有沉没。
从此,嘉州城就再也不打五更了。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北宋宰相王钦若生平简介 王钦若是怎么死的
-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