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洋鬼子"与义和团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6 12:27:3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清帝国的官员到人民,对洋人的鄙视惊人地相似:"非我族类,其人必异。"整个大清子民差不多都深信洋人不是人,是某种动物。有一位叫汪仲洋的写他第一次见到的英国士兵:"鹰鼻,眼,红胡,双腿不能弯曲,因此不能很快地奔跑,眼睛怕光,因此到了中午就不能睁开……"

    大学士倭仁为了避免在和洋人接触的总理衙门上班,故意从上摔下来而请长假。当朝廷免除了他的职务后,就"豁然痊愈"。

    大学士徐桐也是一个极端厌恶洋人的高官,他的家在洋人居住的东交民巷旁边,于是他每天上朝宁可从后门出去绕远路,也不愿意从洋人的使馆门前经过。后来他干脆把院门用砖头堵上,并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望洋兴叹,与鬼为邻"。

    除了这些高官仇洋,最底层的农民也都把仇恨集中到洋人身上。北方爆发"扶清灭洋"的义和团。数百万流民涌入城镇,深信能够"降神附体","刀枪不入","闭住枪炮"等。他们杀洋人,杀中国的基督徒,烧教堂……他们到北京各王府内演示"神功",使得一些贵族高官战战兢兢,连慈禧太后也对其法术深信不疑:"有如此之神勇义士,定能灭洋人,保我大清江山。"因此贸然下令攻打使馆,向八国同时宣战。

    洋人军队到达天津大沽口外准备进攻北京的时候,义和团宣称他们可以让渤海的海水瞬间干枯,从而令洋人的军舰搁浅……天津战斗时,洋人的枪炮实在厉害,义和团首领向清政府保证,可以将洋人的枪炮"闭住",但是只能"闭住六天"。他们说和洋人的战斗是"神"与"鬼"的战斗"洋兵与拳民交战,拳众只作揖,不动步,即能前进。作一揖,进数百步,作三揖,即与洋兵接,洋兵不及开枪,身已被刃。"

    红灯照更是邪术的产物。义和团认为洋人之所以厉害,教堂之所以久攻不破,是因为洋兵额前抹有女人阴血,或者是用女人秽物抹在了教堂壁上,使义和团请来的众神神力发挥不出来。朝中高官,专与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作对的"老左"徐桐也说,洋人弄来许多女人阴门,摆在了东交民巷,大摆"阴门阵",所以久攻不下云云。于是,义和团为与洋人比法术,弄来许多没出嫁的十五六岁的女孩,谓之她们真元之气未散,能破洋人秽术。她们扎红带、裹红巾,红肚兜上写"护心镜"三个大字,走路如舞蹈状,左手持红巾,右手摇纸扇或提红灯,号称夜里飞潜至城里教堂,放火杀人,甚至能飞至外洋烧杀洋人,因而被北方农民尊崇称为"圣母"。然而这些"法术"终究没有发挥用场,大批大批的农民在洋枪洋炮前因为这种愚昧的骗术而成片倒下。

上一篇:菜谱:李鸿章杂碎 下一篇:西藏军民抗英兵 声明:"洋鬼子"与义和团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古代赌博彩选格与升官图介绍:封建官场的缩影
古代赌博彩选格与升官图介绍:封建官场的缩影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个“官本位”的社会。“士、农、工、商”,士为“四民之首”。“读书万卷,致君尧舜”,自来便是中国士大夫们的最高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战国时期,活跃在赵国政治舞台上的除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还有一个颇有文韬武略的赵奢。
项羽爱吃烧杂烩
项羽爱吃烧杂烩
在苏北一带,无论是寻常人家,还是星级宾馆,在酒筵上,有一道菜不可缺少,那就是烧杂烩。尤其是在操办红白喜事时,此菜更作为众菜之首被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