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包公巧断偷锅案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11 21:33:0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一天,包公正在公堂上批阅公文,突然,拉拉扯扯地进来两个打官司的人。

包公抬头一看,一个像是小商贩,一手提口铁锅,一手紧揪住对方的衣襟;被揪的是个瘸子,而且只有一条手臂。

衙役拉开两人,喝令他们跪下。

包公

包公问:“何事争执?从实说来。”

那商贩模样的向上叩头,指着放在地上的铁锅说:“禀告大人,小人开了个小店,贩卖这铁锅养家糊口。昨天半夜,被小偷偷去五口。小人发觉后,佯装不知,今天果然这小偷又来,被小人捉获,请大人明断。”

那跛子急忙申辩说:“大人,小人是个残废,只有一条好腿,一只手臂,”说着挥了一下左手,“那铁锅这么沉,我如何拿得起,又怎能偷得走?望大人为我伸冤。”

包公听了两人的话,一时难以决断,暗暗沉思,看那商贩,宽额头,厚嘴唇,一脸忠厚模样,说话的神情也不像是诬告,但他一无见证,二无赃物,五口铁锅不知在哪里,怎能给跛子定罪?况且跛子的话,也不无道理,叫我如何是好……包公想了好一会,忽然眉头舒展,计上心来。

他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拍,指着商贩,大声喝道:“大胆刁民,那跛子手足俱残,怎能偷你铁锅?分明是你诬告人!”小商贩一听,叫苦不迭。

包公又对跛子说:“这人诬告你,本官自会处置。念你蒙受冤屈,又是残废之人,现把这口铁锅赏给你,你拿回去吧。”

跛子一听,非常高兴,他的老眼滴溜溜转了几转,心想:“都说包公断案如神,其实是个糊涂蛋。我偷锅非但无罪,反而受赏哩。”他想着,高高兴兴地走到铁锅前,用那左手抓住锅口,用力一提,脑袋就势一低一伸,大锅就顺顺当当地被他顶在头上了。他挺直腰,一颠一簸,得意洋洋地向外走去。

包公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全然明白。他拿起惊堂木,又是猛地一拍,大声喝道:“大胆毛贼,还不赶快站住!本官把铁锅赏你,实是试探,看你所说的是真是假。果然你得意忘形,露出破绽。你动作熟练,分明是个惯偷。左右,与我快快拿下!”

跛子一听,知道中计,只得乖乖地招认。

上一篇:包拯与“平心杯” 下一篇:包拯扮土地爷 声明:包公巧断偷锅案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哈萨克族的毡房和蒙古包的区别在哪里
哈萨克族的毡房和蒙古包的区别在哪里
蒙古包呈圆形,一般高为3.3米至5米,其架设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圈,再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那(即蒙古包的木制骨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