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苓散
【方源】《丹溪心法》卷二。
【异名】四苓汤(《金鉴》卷五十二)。
【组成】白术 猪苓 茯苓各一两半 泽泻二两半
【功用】①《痘疹金镜录》:利小便。②《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健脾止泻,利水除湿。
【主治】脾虚湿胜,水泻,小便不利;小儿阴囊肿痛。
①《丹溪心法》:泄泻。②《痘疹金镜录》:痘内热。③《医方考》:湿生于内,水泻,小便不利。④《寿世保元》:麻疹已出,泄泻不止。⑤《证治汇补》:湿气在中,清浊混乱,小便短少,大便溏泻。⑥《张氏医通》:小便赤涩胀痛,及温热时行烦渴。⑦《文堂集验方》:小儿阴囊忽肿痛。⑧《杂病源流犀烛》:伏暑浊病。⑨《幼科释谜》:风寒湿邪不解,烦渴欲饮者。⑩《笔花医镜》:伏暑小便不通。
【加减】湿,加苍术,甚者,苍白二术同加(炒用);火,加木通、黄芩。
【方论选录】《医方考》:湿胜则濡泻。故湿生于内者,令人水泻;湿并于大肠,故小便不利。白术燥而淡,燥则能健脾,淡则能利湿;茯苓甘而淡。甘则能补中,而淡亦渗湿矣;猪苓苦而淡,泽泻咸而淡,苦者有渗利而无补益,咸者直能润下而兼渗利。丹溪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临证举例】腹痛泄泻 《临证指南医案》:薛某,腹满下至少腹,三阴都已受伤,而周身疥疮,数年不断,脉络中必有湿热,就腹痛泄泻,腑阳不通,不独偏热偏寒之治,常用四苓散,猪苓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一钱半,生于术一钱,椒目五分。
【备考】本方改为丸剂,名“四苓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痘疹金镜录》以本方加木通,东流水煎服;或为末,白汤调下。《寿世保元》:水煎服。《文堂集验方》:灯心汤调服。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
-
- 科学家詹天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 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史上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他作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画像詹天
-
- 秦桧曾向宋高宗赵构提出建立“两个宋朝”?
- 秦桧在未做宰相以前,曾扬言道:“我有两条妙策,可安天下。”当时相位出缺已久,有人问他道:“你既有妙策,何以不言?”秦桧道:“朝廷没有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