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笺注不分卷
【刊本】:
清乾隆壬午刊本
【解题】:
不著撰人名氏。前载序署《笠阁渔翁》,审其文即注释之人,其姓名则无可考。其书分二栏,上栏录释《水浒》之语及杂文,下文录《牡丹亭》原文及注,其体颇芜杂。按汤显祖《牡丹亭》负一代盛名,后人于共书大抵推崇文词,而疾其不合绳墨,如臧懋循之删改,钮少雅之格正,皆推阐此旨,独叶堂服其才思藻艳,制《四梦谱》,以意逆志,仍其文而不改。凡此虽途径不同,要皆论格律者也。其专论文章,则吴吴山三妇之合评与此笺注《牡丹亭》。三妇本已嫌空疏,此则寻文逐句,旁注侧书,有类乎坊间高头讲章之体,议论尤多酸腐,在注释词曲书中,此其最俗者。然其第四册“淮泊”出上端,载笠阁批评旧戏目,录明清人传奇至一百四十余种之多,较高奕所录不啻倍蓰。每一剧名下皆仿吕天成《曲品》之例,一一为之品第,其撰人可考者,且注其姓名及别号,殊有裨子曲学。其戏目后附南部要曲,搜集嘌唱小曲注之,亦可为研究俗曲者之资。是其书虽无裨《牡丹亭》之学,而其功不可没反在注释《牡丹亭》曲之外,弃短用长,亦不可以执一论之矣。
上一篇:词脔一卷
下一篇:闵刻邯郸记三卷 南柯记三卷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