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
【生卒】:1357—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出生在今青海湟中县塔尔寺地方,这一带藏语称“宗喀”,他成名后,其信徒遂尊称他为“宗喀巴”,意为“宗喀地方的上人”。他本名罗桑扎巴(一说罗桑扎巴为从噶当派高僧敦珠仁钦受沙弥戒时所起的法名),父名鲁布木格,属藏族默氏家族,有记载说他曾是元末当地的达鲁花赤,母名香萨阿切,生子女6人,宗喀巴排行第四。宗喀巴7岁受沙弥戒,学习显密教法,16岁赴西藏深造。他学习时博采众长,显密兼备,先显后密。1385年,宗喀巴在雅隆地区的南杰拉康寺从克什米尔僧人楚臣仁钦受比丘戒。他鉴于当时佛教戒律废弛,僧侣生活腐化,遂立志进行改革。他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结合自己的见解,著《菩提道次第广喻》、《密宗道次第广喻》等书,阐明显密两宗修行次第。他大力提倡大乘戒律,因为当时西藏佛教各派戒律都是由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的僧人来传授。一些僧人不愿受253条比丘戒律的约束,便借口自己是学大乘佛教的,不应受小乘佛教戒律的约束。宗喀巴讲大乘戒律,就是要求僧人不分大、小、显、密,都必须严守戒律。1388年,宗喀巴改戴受比丘戒时戒师楚臣仁钦那一派所戴黄帽,表明他严守戒师所传戒律的决心。宗喀巴的改革主张,适应了封建主加强思想统治的要求,受到一些地方封建领主的支持。1409年,在帕竹地方政权阐化王扎巴坚参资助下,宗喀巴在拉萨大昭寺主持召开了全藏各教派参加的大祈祷会,这就确立了宗喀巴在全藏佛教中的领袖地位。会后,宗喀巴以帕竹属下贵族仁钦贝和仁钦伦布父子为主要施主,在拉萨东25公里旺古尔山旁创建甘丹寺,宗喀巴以甘丹寺为主寺传播他的主张,一个新的教派——格鲁派开始形成。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北宋宰相王钦若生平简介 王钦若是怎么死的
-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
-
- 邹忌为何能成功污蔑田忌谋反呢?
- 田氏齐国的第一任国君齐威王,在即位之后,文臣任用邹忌,武将任用田忌,一方面在国内进行改革,采纳百官建议,另一方面加强武备,多次击败敌国
-
- 范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典故
- 范睢是魏国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爹娘勒紧裤腰带送他读了几年书,然后就周游列国到处找工作,漂泊数年一事无成之后回到了家乡魏国,在
-
- 朱熹定“四书”
- 儒家的经典汗牛充栋,就是最重要的“五经”也是篇轶繁浩,文义艰深,一般人要读懂还真不容易。北宋时的程颢、程颐兄弟有感于此,他们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