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乌孜别克族的教育事业
由于乌孜别克族中经商的人多,经济条件比较好,一些富商受俄罗斯族的影响,对教育事业比较重视,都肯为办学慷慨解囊,因此,乌鲁木齐、伊犁、塔城都办有乌孜别克学校,或与其他兄弟民族合办学校,城镇的乌孜别克族青少年基本上都能入学,只有农村和牧区的乌孜别克族人,因为入学不便,或是家境贫寒,青少年才有失学的现象。据1949年的统计,新疆乌孜别克族学龄儿童的入学率约为60%,仅次于俄罗斯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特别重视新疆各少数民族的教育,尤其是农村和牧区,成为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重点,办起了许多定点小学和流动小学,给上中学的农村和牧区学生提供助学金,因此,到了1958年底,全疆的乌孜别克族小学生达到1260人,占当时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比1949年增长了174%。1949年,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仅有34名,都是富商子女;1958年增至812人,占乌孜别克族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比1949年增长了23倍。1949年,只有5名乌孜别克族学生在苏联上大学;1958年,在国外和乌鲁木齐等地上大学的青年多达110人,比1949年增加了26倍,在兰州、西安、北京、上海就读的乌孜别克族大学生不在其内。
上一篇:新疆建省后哈萨克地区的统治机构
下一篇:星靡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电视中古代"诛九族"是诛的哪九族?
-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