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叉难陀
实叉难陀,又云施乞叉难陀,华言学喜,唐代于阗(今新疆和田市)人,以通大小乘学和外论著名。唐武则天听说于阗有完备的《华严经》梵本,即遣使访求并诸译人,他便带着梵本《华严经》被请来,于证圣元年(695)到达洛阳,住在内庭大遍空寺,重译《华严经》。当时由著名僧人菩提流友、义净同读梵本,参加笔受,证义的有弘景、圆测、神英、法宝、法藏等,缀文的为复礼。到圣历二年(699)完毕,共80卷。接着又于久视元年(700)在三阳宫、佛授记寺、长安清净寺等处,先后译出《大乘入楞伽经》7卷、《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十善业道经》、《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右绕佛功德经》等,据《开元录》载,译经共有19部、107卷。这些大都是重要佛典。其译风简约顺适,倾向意译,还多采用鸠摩罗什之译语。长安四年(704),他以母亲年老省亲为由,在特派御史霍嗣光陪同下回到于阗。唐中宗即位后,再度请他到长安,住大荐福寺。未遑翻译,即患病,睿宗景云元年(710)10月12日卒,年59岁。他的遗体保存到11月12日火化,其舌犹存。12月23日,他的骨灰由门人悲智及唐特使哥舒道元护送归原籍,建塔供养。后人又在长安其遗体焚化处建7层塔纪念,号称“华严三藏塔”。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