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
汉晋时期的西域国名。上古时期,其居民为短颅型,高颧骨、大眼窝、下巴前伸,为特种类型的欧洲白种人。战国时期,羌人开始迁居该地。汉朝初期,国名“楼兰”,与匈奴关系密切。元凤四年(前77年),汉朝派勇士刺杀亲近匈奴的鄯善王尝归,另立其弟尉屠耆为王,迁都罗布泊西南(今新疆若羌县楼兰故城),始改国名为鄯善,并在西南的伊循城驻兵屯田,于是又有许多汉人居住在该地。东汉初年,佛教传入该地,该地除流行汉文外,又流行北印度的佉卢文,用以记录当地的语言——尼雅俗语,其语言夹有东伊朗语的成分,考古学家在该地发现了大量佉卢文文书。南北朝时,北魏征服该国,废除流传了五百余年的鄯善王统,设立鄯善镇,驻兵镇守,并且赋役当地居民,完全如内地一般。不久,该地为吐谷浑所占,大批吐谷浑人迁居这里,迫使鄯善人北经焉耆,迁居高昌,于是一些鄯善地名出现于吐鲁番盆地;另有一部分人东迁哈密,创建纳职城。东迁洛阳的鄯善人都采用汉式姓氏“鄯”。隋唐之交,大批粟特九姓胡人在康国大首领康艳典率领下移居此地。唐朝中期,吐蕃经常出没于该地,一度曾为吐蕃属部萨毗播仙所占据。唐朝光复后,特设播仙镇,驻兵防备吐蕃,镇名即以萨毗播仙部落的名称命名。五代至宋初,又为突厥仲云部落和黄头回纥游牧之地。元明时期,黄头回纥统一该地,势力远及青海西部和河西走廊西部,改译为撒里畏兀儿。清朝统治时期,又有部分多浪人迁居于罗布泊周围。多浪人原是突厥的一部,今已融合于维吾尔族中。
上一篇:陕西省大荔县发现的原始人头骨
下一篇:商目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腊月三十叫过年,正月初一叫春节
- 农历腊月三十,俗称“除夕”,又叫“过年”。“过年”是我国人民的共同节日,各地方群众都要过,只是内容和形式略有不同。为什么要过年呢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