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噶扎勒参
又一名嘉穆巴图多普,卫拉特蒙古人民尊称他为“察罕格根”,意为“白佛”,《清实录》等清代官修史籍多称之为“转世喇嘛”。原籍甘肃洮州,同治元年(1862)来塔尔巴哈台。同治四年(1865),塔尔巴哈台爆发回民起义,棍噶扎勒参率众协助清军扭转败局,清政府赏给“呼图克图”名号。同治七年(1868),他又协助清军镇压了布伦托海汉族农民起义,清政府批准他在阿尔泰克林河畔修建寺院,赐名“承化寺”。光绪三年(1877)沙俄军官彼塔宁、乌拉索夫先后闯入承化寺,遭到棍噶扎勒参的坚决反抗,这本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无可非议的爱国行动,但清政府欺内媚外,在俄国驻华大使布策的压力下,竟然给棍噶扎勒参罚俸一年的处分,并令其去西藏熬茶。清政府的倒行逆施,引起当地群众特别是卫拉特蒙古群众的不满。光绪十二年(1886)库尔喀喇乌苏东路土尔扈特郡王巴雅尔(帕勒塔的父亲)上书新疆巡抚刘锦棠,请求将棍噶扎勒参迎至库尔喇嘛乌苏巴音沟居住。刘锦棠考虑此处距俄国较远,遂批准拨地安置。光绪十六年(1890),棍噶扎勒参来巴音沟建一新寺,亦名承化寺。光绪二十年(1894),棍噶扎勒参去甘肃洮州新寺,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该寺圆寂。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詹天佑不纳妾
- 詹天佑,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10岁考取清廷官派首批赴美留学幼童班,188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回国后毕生致力于我国早
-
- 赵奢收税不畏权
- 赵奢(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最初为赵国的田部官吏。由于不满平原君家拒绝缴纳租税,赵奢按律治罪,前后杀死了从事
-
-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 战国时期,活跃在赵国政治舞台上的除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还有一个颇有文韬武略的赵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