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诵读”、“读物”。中国旧译《可兰经》,回族等穆斯林亦称《古拉尼》、《古兰真经》、《天经》、《宝命真经》等。穆斯林认为古兰是“安拉的语言”,是绝对的永恒的真理,是伊斯兰教立法的首要依据,也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和个人行为的准则。《古兰经》全书共计30卷、114章、6200余节,是穆罕默德在610-632年前后23年的传教过程中,奉安拉启示和安拉名义陆续颁布的。穆罕默德颁布的这些启示,当时由其门弟子记在石片、兽皮、兽骨或椰枣叶上,不会写的则背诵下来。穆罕默德在世时,因忙于传教和征战,没能将散存于门弟子手中的经文整理汇编。在他逝世后,始由其继承人哈里发艾卜·伯克尔下令搜集、整理、缀辑成册。哈里发奥斯曼时又在此基础上划定章节,分出卷帙,形成统一定本,抄录7部,除麦地那留存一部外,其余分送麦加等半岛各地。这批抄本史称“奥斯曼标准本”或“奥斯曼定本”,至今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无一字更改。《古兰经》章节的划分,以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徙麦地那为界线,分为两大部分,麦加时期的称为“麦加章”,麦地那时期的称为“麦地那章”。“麦加章”有86章,约占全部经文的三分之二,“麦地那章”有28章,约占全部经文的三分之一。各章长短不一,最长的达286节,最短的只有3节。“麦加章”多为短章,“麦地那章”一般较长。各章都有章名,章名或取自本章开篇的字母、名词,或取自该章中出现的任一个词汇。各章的编排,既不以经文颁布的时间为序,也不按内容分类,除第一章因具有纲领性质,篇幅较短,被列为卷首外,其余各章基本按长短排定,即长章在前,短章在后。《古兰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十分庞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信仰。主要是信安拉、天使、经典、使者和末日赏罚。为阐述基本信仰而与非伊斯兰教徒所进行的论辩,在《古兰经》中占有很大的篇幅。(2)宗教和社会义务。主要是念作证词、礼拜、斋戒、纳天课和朝觐等五项基本功修,即中国穆斯林的所谓“五功”。(3)伦理道德。主要为穆斯林个人生活及社会关系方面的道德规范。(4)法律制度。广泛涉及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民事等方面的规定。(5)穆罕默德及其传教活动的记叙以及根据传教需要而引用的历史故事、传说人物、寓言和神话等。《古兰经》除上述内容外,还大量记录了阿拉伯半岛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情况。《古兰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研究伊斯兰教和当时阿拉伯半岛社会情况的历史文献。
-
- 武则天的肚量
- 如果有谁痛骂我们,我们一定会怒火中烧。可武则天看到骆宾王讨伐自己的檄文时,不但没有发怒,反倒欣赏起他的文采来,她感慨道:“这样有才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