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族主义
压迫阶级、剥削阶级思想和行为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自从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即开始出现。具有这种思想和作风的人,总以本民族的人多势众而自负,认为比弱小民族要“优越”,应当在政治和经济上享有特权,有资格去压迫和剥削弱小民族。大民族主义者即使不占据统治地位时,也不承认民族平等的原则,总是看不起其他民族,否认其他民族的优点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对其他民族加以歧视、侮辱和攻击。要注意将大民族和大民族主义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别。大民族主义者必然产生于大民族的人中,但是大民族的人决不都是大民族主义者,大民族主义者只是大民族人中的极个别分子。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要离杀庆忌
-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在伍子青的引荐下结识了侠士专诸,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作了吴王,即吴王阖间,但阖间总有一个心病未了,那就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