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真一郎
【生卒】:1918—
【介绍】:
日本战后派文学作家、评论家。中学时,崇拜法国19世纪诗人涅巴尔,曾译过他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写小说。战后,友人创办《方舟》、《文学51》杂志。战后,成为战后派作家的一员。他以五部长篇小说《死的阴影之下》(1946-1947)、《锡安山的女儿们》(1948)、《爱神和死神》(1950)、《来自魂之夜》(1951)、《漫长旅途的终点》(1952)为中心,写了许多小说、诗、文艺评论,竭力介绍欧洲现代派文学。他主张将日本文学从自然主义、私小说中解放出来,纠正私小说以来无视文学本来面目的不良状况;主张文学的世界共时性(这是战后派文学的共同主张);主张将西方文学的表现方法,移植到日本文学的风土中,将西欧的高贵精神与日本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他的奋斗目标当时并未实现,但他所做出的努力,对后来日本文学的发展却有很大影响。他的《夜半之乐》(1954)、《冰冷的天使》(1955)等作品,是实践其文学主张的尝试。他也创作了《旋转木马》(1955)一类的风俗小说。长篇小说《空中庭园》(1963),通过内外双重描写,在立体空间结构中表现人物,体现了战后派文学所追求的“全体小说”的特点。他的评论集有《文学的魅力》(1953)、《芥川龙之介的世界》(1956)、《对近代文学的质疑》(1960)、《西欧文学和我》(1960)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