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或反面》
达达主义创始人特里斯唐·查拉于1923年写的一部怪诞剧。是他的代表作。原稿共三幕,缺第二幕。
剧情大致是这样的:一开始,导演让饰帕里斯的演员Y先生和饰埃居默的演员Z先生向饰海伦的演员X夫人表示爱情(海伦、帕里斯等均为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中的人物),但X夫人表示在此二人中难以取舍:埃居默朴实,心好,可是帕里斯漂亮、有风度。到底应选择谁,她决定听命于导演的,“我是无所谓的”。于是导演让X夫人用一枚一法郎的硬币决定命运。如正面,就去爱帕里斯,如是反面就去爱埃居默。但掷下的硬币却是反面,她要嫁给埃居默。当导演把这一消息告诉帕里斯和埃居默时,海伦却说:“我只爱……帕里斯。”导演一看海伦变卦,让埃居默掏枪打死海伦。埃居默果真掏出了枪,但打的不是海伦,而是导演,“导演升上了天空”。到第三幕,剧情是宪兵追捕凶手:先是在大路上,后是在一座牧场、一家服装店、某广场、一场自行车赛,都被演员模仿各种实体而骗过了。宪兵最后竟不慎跌进了一个窟窿里。
这个剧目的题旨,在于说明爱情不是靠命运,而是靠彼此真心的相爱。从这一角度说,剧本的主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剧本是反戏剧的。查拉设计的戏剧冲突,完全是人工的。“枪杀导演”的关键剧情,完全缺乏生活依据,不是埃居默性格的必然。剧本也是荒诞不经的。查拉把戏剧彩排与现实生活混同起来,叫你看上去,不知这是彩排,还是实生活。第三幕追捕。三个演员,先是两个扮成牛,一个扮成牧人,后是在一家服装店里扮成服装模特儿,在自行车赛中扮成运动员,在广场上扮成雕塑,完全混过了宪兵的眼睛。整个第三幕,没有演员对话,全由场景和演员动作组合而成。这也是一种反戏剧的手法。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