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
指本世纪20-50年代雄踞美国诗坛的以托麦斯·艾恪特为代表的诗歌流派,或称“经院派”、“艾略特派”。这一流派大部是旅居伦敦的美国人,他们注重历史意识、文化传统与当前社会的对比,讲究“征引”,有浓厚的学院气、学究气;他们的诗风、机敏、雄辩、博大,在技巧上,提倡写“客观对应物”,以避却诗人的个性与情感。艾略特的《荒原》是学院派诗歌的艺术蓝本。
学院派是美国现代诗歌的拓路先锋,1925-1955,雄踞诗坛达30年之久。后来被以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为代表的“威廉斯派”所包含的“自白派”、“垮掉派”、“放射派”诗歌所代替。
在外国文学史,“学院派”还指一切具有学究气味的理论与创作。例如有人也把后期浪漫主义称为学院派。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