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哲学
德国有神论存在主义者雅斯贝尔斯的哲学理论。雅斯贝尔斯从基督教神学、从基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出发,把人当作本体,从人的存在和包围人的空间来研究人的存在、人生的意义。他认为首先要考察人体验其存在和包围人的那个空间关系,即他所提出的“大全”论——一个神秘不可知的东西,只能由人根据内心体验,在人们相互交往中体验它。人的本质、人的实存就是从这样的体验中得来的。他又承认人是一个具有现实活动能力的人,它总要面向现实。但他又认为这个现实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现实无规律可循,现实不能被认识。“现实本身”是一个超越的存在,“毋宁是一个过渡”,人只能在这种“过渡”性中渡过其一生。在他看来,人在渡过暂短的一生中,总是一种未完成的可能性,人生虽有快乐与希望,但更有痛苦与恐惧,人生的历程是“毫无意义的”,人的历史是个混乱的过程,“它从一个骚动或是一个灾祸紧接到另外一个”。“在这个混乱的历史舞台上,人能够显示他是什么,他能做什么,他能成为什么,他擅长什么”,只有遵奉上帝的旨意。人在短暂的一生中,痛苦、斗争、犯罪、死亡是无法摆脱的,人要在这种“边缘状态”不致茫然,唯一的办法是学会哲学思维,人借助于哲学思维来实现人的神秘的直觉,洞悉自我的“大全”,学习死亡。他说:“从事哲学即是学习死亡;从事哲学即是飞向上帝;从事哲学即是认识作为实有的存在(大全)”。
由此可见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理论,实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部分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又回避现实的情绪,借此把人引向上帝、引向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诱使明朝灭亡的“两件小事”是什么?
- 尽管前几天,笔者发文点评了“因一位御史老婆捉奸行为而引发《‘蝴蝶效应’导致明朝灭亡》的观点”,但这并不是说我就不认同“蝴蝶效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
-
-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