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况愈下》
一译《大学后的飘泊》、《往下沉》。英国“溃怒的青年”重要作家约翰·韦恩的长篇小说,也是“愤怒的青年”文学的开篇之作。1954年发表。小说的主人公是查尔斯·拉姆利。他受过高等教育,决心同资产阶级决裂,不从事这个阶级赞许过的任何职业,把这个阶级的一切社交礼仪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先当擦窗工。不久与少女弗朗尼卡·罗德里克相爱。后来,经泰迪·邦德介绍,当了出口汽车运送司机,负责把汽车运往码头。邦德是一个毒品走私犯,事先,拉姆利并不知情,但当他了解底细以后,已为时过晚。再说,结婚也需要钱,他也就不知不觉地卷进了这场肮脏的交易中。这时,他知道女友是一个富有的公司头目的侄女。拉姆利的老同学哈里·多哥森是一个记者,他为了跟踪走私犯,希望拉姆利带他走码头,他并不知道拉姆利已卷进了走私团伙之中。但多哥森的要求被拒绝了。多哥森无奈只得授意警察袭击码头。在进袭中,多哥森遇害。事件发生后,邦德以为是拉姆利泄了密,在逃跑途中把他从汽车上推了下来摔成重伤。这时,那个公司头目帮助他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才知道弗朗尼卡·罗德里克是那个公司头目的情妇,一气之下,拉姆利与弗朗尼卡断绝来往。出院后,他当清洁工,当司机。最后与一个喜剧演员队签订合同,才算有了正式职业。不久,终于与弗朗尼卡重修旧好。
《每况愈下》写了战后英国青年受压抑而误入歧途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和压抑人才的严酷现实,反映了青年对社会日益增长的失望、不满和他们迫切要求重新探索人生价值的朴素的愿望。小说朴实,善于捕捉人物内心深处的隐秘。人物刻划较为生动和细致。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范雎的反间计
-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