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代表作品。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名篇。构思于1937年,完成于1940年。这部小说1942年问世后,使加缪一举成名。奠定了加缪存在主义文学流派创始人之一的地位。《局外人》写的是加缪大力宣扬的“荒谬的人”。所谓“局外”是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甚至对人的“自我”而言,一切都是荒诞的。这部小说的情节发生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初的阿尔及尔。主人公莫尔索是一个公司的年轻职员。他在小说中,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有关自己、自己的亲人、以及周围有关的一切事情。可是口吻冷得象若无其事,或象与己无关的事情一样。他的生活十分单调无聊、呆板和空虚。母亲的死也没能给他带来什么变化;他毫不悲伤地来到母亲昔日生活的马朗沟养老院。院长问他是否看看母亲的遗容,他表示不必。他依然是吃饭、睡觉、工作、交女友、看电影和游玩;但他内心总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祸事终于临头了;他为邻居雷蒙受阿拉伯人的欺负而开了五枪,把一个阿拉伯人打死。自己成了杀人犯,而被关进监狱。十一个月后被处以绞刑。死前他拒绝向神父忏悔,认为死也无所谓。况且还受到周围人们的“观赏”,于是他反而感到自己并不孤单,尽管他死前闪过重新生活的愿望。莫尔索的悲剧是资本主义精神危机的产物,是被摧残的人的一种变态、扭曲的反映。主人公莫尔索对外界一切事物完全无动于衷的态度,正反映了三、四十年代一部分青年对混乱的世界秩序所感到的精神不安和绝望心理。《局外人》用很多现实主义手法来描写人物和生活场景,作者用洗炼的笔法刻画了生活的单纯无聊,从而烘托出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孤独感。作品的语言风格简单明晰,颇具法国18世纪古典主义大师的特点。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