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光晴
【介绍】:
日本战后派小说家,生于中国旅顺,后回日本,做过工人、教师。战后受“否定天皇制”思想影响,加入日本共产党。根据自己在党内的亲身体验,写了小说《未写成的一章》(1950),描述了日本共产党内部的矛盾,表现了自己的苦恼和困惑,被做为反党作品受到批判,因此被开除出党。他本人拒绝开除处分。接着发表了揭示日本共产党内腐败现象的小说《生病的部位》(1951),受到更严厉的批判。朝鲜战争期间,他当工人时,写了反映战争中右翼体验的作品《沉重的S港》(1952)等。根据自己的煤矿工人体验写成《长靴岛》(1953),描写了朝鲜矿工的悲惨生活,毫不掩饰地揭露了日本社会底层残酷的阶级压迫。可以说是后来的成功作《地之群》(1963)的前身。1953年离党。1955年,在日共六全协会上提出为他复党,他拒绝了。1956年到东京,与武井昭夫等人共同创刊《现代批评》杂志,发表了描写战争结束前后青年心情的《虚构的起重机》(1960),揭露了天皇制内部矛盾以及人与战争、与天皇制的矛盾。这期间,发表了描写朝鲜战争的《炸弹村》(1959)、掘露战争中敢死队员心情的《死者的时间》(1960)等作品。60年代以后,保持了旺盛的创作活动。主编季刊杂志《边境》(1970年6月创刊),积极推进文学运动。1963年发表《地之群》之后,发表二部力作《荒废的夏天》(1962-1964)、《他乡之死》(1964-1965)。作品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挑起新战争犯罪性质。艺术手法上,受福克纳影响,将过去和现在、内部时间和外部时间相重迭,用日本人心的战争,映现朝鲜战争。斯大林逝世后,写了批判斯大林的作品《黑森林》(1966)。以莫斯科为背景,描写了斯大林在世前后的社会状况。以后,井上光晴在创作上经常运用意识流手法,如《眼睛的皮肤》(1966),用跳跃的、断续的场面和对话,写出人们摆脱了战后紧张状态后的颓废心情。这种手法在70年代后的,如《善良的叛逆者们》(1973)等作品中,表现得更加娴熟。
-
- 唐朝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关系怎么样?
- 李淳风和袁天罡都是唐朝著名的道士,也都在朝廷任职过,算是同僚。两人都精通天文、数学、历法、易数、阴阳学等,共同写过《推背图》预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