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
尊敬师长,尊重其理。处理师生关系的一种美德。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后汉书·孔僖传》云:“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郭沫若说:“中国社会是尊师重道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香位牌”(《洪波曲》第十章·四)。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要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迅速发展教育事业,就离不开大力倡导尊师重道。尊师重道是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说:“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邓小平文选》第106页)。要尊师,尤应重道,尊重其理,遵循科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继承科学文化遗产,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尊师和重道,是统一的,一致的。尊师是为重道;重道才能真正尊师。即使人们遵循的真理被师长反对,也要既“重道”而又“尊师”,切不可把两者对立起来而舍弃其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皋陶制典的故事
- 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他把《狱典》刻在树皮上,呈给大禹,禹看后觉得很好,就让皋陶实施。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