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存在
思维通常是指意识活动的高级形式,即指理性认识及其过程。思维还有广义的用法,即相对于存在而言,指意识、精神,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及人的一切心理活动。这里是在后一意义上使用。存在是相对于思维而言,指人的意识、思维、感觉以外的客观存在,即物质的同义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9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世界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这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首要的,因为它决定其他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决定并制约着第二方面。哲学基本问题在区分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中有重要作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承认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分水岭。凡是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论;凡是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或者不能彻底认识的观点,都是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既肯定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思维,同时又指出思维对存在的反作用,并把这一原理贯彻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它肯定世界是可知的,并揭示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基础是实践,有力地驳倒了不可知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
- 北宋宰相王钦若生平简介 王钦若是怎么死的
-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