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斗争 无情打击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采取凶狠、冷酷,甚至毒辣的手段对同志进行毫无感情的攻击,是“左”倾路线下党内斗争采取的错误方法。“残酷斗争”见于1931年5月1日的《中央巡视条例》(《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1年卷第274页);“无情打击”见于1931年1月25日的《中央委员会为肃清李立三主义反对右派罗章告全体党员和青年团员书》(同上第43页)。后来,“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成为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组织上大搞宗派主义,进行党内斗争的一种极端错误的做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代表者,为贯彻其意旨起见,在党内曾经把一切因为错误路线行不通而对它采取怀疑,不同意、不满意、不积极拥护、不坚决执行的同志,不问其情况如何,一律错误地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富农路线’、‘罗明路线’、‘调和路线’、‘两面派’等大帽子,而加以‘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甚至以对罪犯和敌人作斗争的方式来进行这种‘党内斗争’”(《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38页)。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的危害。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随着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错误做法到“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错误的党内斗争,成为林彪、“四人帮”一伙篡党夺权的重要手段。它破坏了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取消了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精神,造成宗派主义泛滥,使大批优秀的同志受到错误的处理和诬陷,造成党内上下脱节,极大地削弱了党。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1980年2月召开的党的十届五中全会总结了历史的沉痛教训,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定,“党内斗争,不许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对犯错误的同志进行批评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不可采取一哄而起的围攻、不让本人辩解、也不让其他同志发表不同意见的‘斗争会’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以势压人,而不是以理服人。党内不准用超越党的纪律或违犯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要绝对禁止采用林彪、‘四人帮’的封建法西斯手段解决党内问题。严禁所谓揪斗,严禁人身侮辱和人身迫害,严禁诱供逼供”(《党员必读》第61页)。

上一篇:威信 下一篇:拼搏精神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