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教育
“注入式教育”的对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8页)。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工作,它决定了启发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它的特点是:(1)要立足于自己教育自己,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2)要尽力调动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自觉而又积极地思考问题。(3)要讲究引导、启发的艺术,注意引导启发的突破口,入情人理又入脑;有时引而不发,有时又可抓住症结,触类旁通。总之,把启发教育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其他方法相互配合使用、相辅相成,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思想教育工作做得生动活泼。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解密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向突厥称臣?
- 百科档注: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中说:“独唐高祖起兵太原时,实称臣于突厥,而太宗又为此事谋主,后来史臣颇讳饰之,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