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
亦称“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社会历史观。它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整体。同历史唯心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存在着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的。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最终必然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集中地表现为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统治,由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旧的社会制度的社会革命。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仍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在某种条件下可能激化。在某种范围内表现为敌我矛盾,而大量的则是人民内部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正确的解决,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它承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反对把历史看成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明确肯定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它是各门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锐利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把它和剩余价值学说一起看成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科学发现。由于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才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