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
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自己组织起来,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以解决群众间的纠纷和矛盾的活动。又称“法院外调解”或“诉讼外调解”。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称为人民调解委员会。1980年1月,中国重新颁布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重申了它的任务和作用,并在民事诉讼法中作了相应的规定。它的基本任务是:(1)调解一般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违法行为所产生的矛盾。前者指债务、房屋、赔偿、遗产、婚姻、家庭、收养、继承等一般纠纷;后者指小偷小摸、小侵占、打架斗殴、损坏民誉、轻微虐待等刑事违法行为。(2)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宣传,预防纠纷和矛盾激化。预防的途径:一是结合具体纠纷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二是根据当时社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某一类问题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由于一般民事纠纷和轻微的违法行为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范畴,是一种暂时的、局部的、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争议,所以,用调解的方法解决。及早地发现纠纷和解决纠纷,防止矛盾激化,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促进生产劳动,也有利于协助法院工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卓文君 - 凤求凰佳话
- 明月夜,小亭台,后花园,边角门,佳人悄悄,在侍女的掩护下溜出家门,匆匆赶赴几条巷子外的小旅社,与那个风流倜傥的才子相会,一定终身,拉开历史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
-
- 雍正与眼镜
- 眼镜的制作,原为矫正人们的视力,保护眼睛。可在闭关锁国的清末统治者慈禧太后看来,这是西方的淫技奇巧,身边的人要配戴,必须得到她的特
-
- 范雎的反间计
-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