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

书籍:中国民主党派大事通览 1949-2000 下卷 作者:罗广武 朝代:2010-06-01 专题:书籍

《人民日报》北京24日讯 省部级干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专题研究班结业座谈会今天上午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出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这期研究班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统战部和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的,于1月6日在中央党校开学。今天的座谈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主持。研究班班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代表班委会介绍了学习情况,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黄其兴、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民盟中央副主席吴修平,河北省副省长、无党派人士杨迁先后在座谈会上谈了各自的学习体会。他们在发言中认为,这期研究班举办的时机好、主题好、内容好、方式好。通过学习,深化了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明确了当前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面临的形势、任务,认清了巩固、壮大统一战线和坚持、完善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历史任务和政治责任,增强了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大家普遍感到收获很大。

李瑞环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讲了话。

在谈到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社会科学水平时,李瑞环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大成就,也是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有一种现象应当引起注意,就是有些领导干部的自然科学知识比较丰富,而社会综合知识比较欠缺,有的同志甚至对社会科学领域的某些基本常识、对克思主义的某些基本理论也缺乏了解。毫无疑义,学习自然科学、掌握各种自然科学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始终都要大力提倡的。但是对于我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如果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缺少社会科学知识,就难以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就不能从总体上观察和把握世界的发展,从而正确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我们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老一辈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社会科学,许多人毕生没有脱离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他们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开拓,就很难设想中国革命的胜利。今天同样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开拓,也很难设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在谈到大力发扬合作共事优良传统时,李瑞环指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合作中,共同培育、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比如,平等相待,民主协商,求同存异,自我教育,广交朋友,真诚服务,等等。我们要努力保持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并且结合新情况,不断注入新内容,创造新形式。继承和发扬统一战线中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对于民主党派来说,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树立大局意识,努力提高参政水平,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祖国统一多作贡献,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李瑞环说,我们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监督,诸如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也包括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民主监督。我们希望各民主党派在实行民主监督方面切实地负起自己的责任来,更加切实地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把建设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胜利推向前进。

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负责人雷洁琼、卢嘉锡、丁石孙、蔡子民、经叔平、杨纪珂、徐采栋等,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统战部、党校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今天的座谈会。

上一篇:1月14日 下一篇:2月3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