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阳书院
原名范文正公读书堂,一名溪东书院,在湖南澧县。宋范仲淹尝随继父朱氏居澧之安乡,读书兴国观,“寒暑不倦,学成而仕”。后人慕其志行,筑堂祀之。庆元初宪使范处义“因陋就简”重建于观侧。宝庆二年(1226)常平使董与几(字叔存)以“问学精勤立大志于穷约者,莫如范公;励节制行成大勋于显用者,亦莫如范公,学者所宜宗师也”。乃迁建于州城东白沙洲,改名“溪东”。集澧州四邑之士肄业其中。任友记撰《记》。教诸生“克志厉行,追踪前哲”,以“绍文正公之事业”。元至元年间重修。明正德年间州同知欧阳席修,亦称文正书院。明末废。清乾隆五十二年(1789)守道臧荣青等重建,改名“澧阳”。有讲堂、东西两斋等36间,置田年收租830余石以供膏火。嘉庆初成《澧阳书院志》,学正王宝龙等作《序》。教诸生“穷经稽古”,“争自濯磨”,而不得“徒以浮文为猎取功名之具”。道光、咸丰年间院田日增。同治七年(1868)知州魏式曾令邑人彭必材整修,增修院志,刊行规条,以挽“不古”之风气。清长沙张启鹏、善化黄士对曾为山长。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中学堂,次年改办小学堂,民国时改为澧县县立中学。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