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东周濮系铜剑
近二十年来,湘西、湘西北地区多处出土一批形制较为特殊的青铜剑,它既不同于楚式(即中原式)剑,也不全同于巴蜀式的剑,而和濮族创造的滇文化、夜郎文化的某些类型剑属同一系统,或有较多的相似之处,或有明显的文化影响因素,可能属于东周时期濮系民族的遗物。其大体可分四种形式:第一种为扁茎无首短剑。茎正中有小穿孔,或一个,或呈一直线两个。剑格较宽,做扁箍状套在剑上,可以活动。格上两面均有纹饰。慈利官地5号墓所出,格一面重圈纹,一面为云纹。临澧太山庙5号墓所出,格一面三角纹,一面矩纹。19号墓所出,格一面同心圆纹,间以圆点纹。常德县官山2号墓所出,格两面各饰三个同心圆纹,并以谷纹为地。另外在常德德山、益阳新桥河战国墓中均出有这一形式的剑。第二种形式与第一种相近,但茎与身更不见明显分界、格更宽、且作梯形。现存4件均出土于保靖县四方城要埧战国墓地。一件梯形宽格上饰矩纹,一件饰S形纹,一件饰重圈纹,并以谷点组成方框,另一件饰网格纹。第三种铜剑,剑短,菱形断面,由剑、格、柄三部分组成。格作长方形或宽梯形,柄近格处束腰,正中有凸起棱脊,上有成一直线的一个、两个或多个穿孔。临澧太山庙23号墓出土一件,扁茎嵌入格和柄中,柄首横断面扁圆形,饰数组大云雷纹,间以三角纹带,中部脊棱呈梯坎状,有两孔,用铜条与茎上两孔贯通铆紧,并打平。宽长方格上一面为大云雷纹,一面为方格和菱形格纹。慈利零溪石板20号墓出土的一件,仅存剑和格,与太山庙所出形式相近,唯柄部饰复线米字纹,与格相接近束腰不明显,并呈竹节状。辰溪米家滩战国墓地采集一件,柄正反两面有云雷纹和曲折纹。梯形宽格一面为回旋纹和水波纹,一面为云雷纹。溆浦马田坪新田墓地采集一件,柄束腰形,一面饰半镂空圆纹,一面为双线菱格纹、曲折纹。梯形宽格一面回旋纹、水波纹,一面为双线米字纹。第四种铜剑,剑身、柄一次铸成,连成一体,无格,剑首扁圆,中空,俗称蛇头形剑。保靖四方城要埧战国墓地出土一件,柄部一面铸圆点纹、水波纹,一面铸双线米字纹、曲折纹。辰溪米家滩13号墓柄首部饰简单纹饰。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蔡泽说范雎
-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 年),河东郡郡守王稽因为通敌被处死。应(ying)侯范雎(ju)是由于王稽的举荐才做了丞相,因此他闷闷不乐。
-
- 曹沫勇逼齐恒公
-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叫曹沫的人,凭借自己的勇猛,在鲁庄公那儿混碗饭吃。鲁庄公非常喜欢这位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