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岭晚唐墓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晚唐墓葬。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中南大学院内,地名桃花岭。1987年配合学校基建发掘。该墓为土坑墓,长达11.5米,宽7.9米,由甬道及前、中、后室四部分组成。坑底铺以浮雕几何纹图案方砖。中室铺地方砖下并列置放两副石椁,应为夫妻合葬墓。墓室四周设水沟,有16个排列有序的石柱础。发掘时在墓葬填土中发现夹有大量金粉痕迹,据此推测,当时有木构建筑。甬道与各室之间有门相通,木构件上髹金粉,可证整个墓葬为金碧辉煌的地下陵寝。该墓曾被盗掘,因椁室设于铺地砖下而得以幸免洗劫。其出土随葬品50余件,含金器4件,鎏金银器15件,铜镜6面以及瓷器、水晶、玛瑙、银质货币等。综合墓葬形制及随葬物品分析,其时代当在晚唐,是湖南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一座唐墓。随葬品中的金梳和金簪各2件,均浮雕菊花纹饰,工艺精美。一套鎏金铜器,有莲花座盏、粉盒、盒、箸、吊链双葫芦瓶、吊链小刀等,多数针刻忍冬和莲花等纹饰。6面铜镜中有素镜、双鸾镜、花鸟镜、宝相花镜、“许由洗耳”铭文亚字形镜。另有一件嵌银宝相花白玉盏,十二块鎏金滑石菊花吊牌。特别珍贵的是出土了瓷碗和白瓷大洗,银“开元通宝”等。

上一篇:王清墓 下一篇:张颙墓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揭秘] 韩非子是怎么死的?法家代表韩非子简介!
[揭秘] 韩非子是怎么死的?法家代表韩非子简介!
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又称韩非子,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也是先秦诸子百家史料可证中最后一位子家思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