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的双重渊源
思想史著作。汪澍白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13.2万字。本书系作者研究毛泽东思想的论文集,这些论文围绕两个重点展开,其一是毛泽东思想与马列哲学传统的关系,其二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两个重点围绕的是一个中心,即探寻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故书名《毛泽东思想的双重渊源》。在探讨前一个渊源时,作者着重探讨了《矛盾论》、《实践论》与苏联20世纪30年代哲学著作的关系及两类矛盾学说的演变情况。在探讨后一个渊源方面的文章,则包括《船山学说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胡适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以及《毛泽东对前代兵家韬略的批判继承》、《毛泽东对孔子的评说》等等。
上一篇:历史理性与自由——波普社会历史观述评
下一篇:青年毛泽东思想轨迹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
-
- 赵奢救阙与
-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国侵犯赵国,包围了阙与(今山西和顺县西北)。赵王召老将廉颇、乐乘问道:"能否出兵相救?"廉颇说:"
-
- 子产与伯石
-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很有才干,精通政事,善于治理国家,因此被委任管理国家大事。子产手下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官员,名叫伯石,平时交付他做的事
-
- 邓析巧辩“死尸买卖”
- 邓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辩之学”的创始人,也就是现在后人所说的法律、律师,关于他能言善辩的趣闻还不少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