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之学
宋代以来的哲学流派。义理一词,最早见于《礼记·礼器》:“义理,礼之文也。”汉晋时指经义名理。宋以后则把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称为“义理之学”,主要包括程(颢、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两派的理学。两派思想在不同时期均对湖湘文化发生过影响。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上官婉儿的爱情多波折
-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的贴身秘书:上官婉儿(公元664-710),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是一位身在宫廷斗争的夹缝中,先挣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