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湖北英烈辞典

张计储

书籍:湖北英烈辞典 作者:湖北省民政厅 朝代:1997-04-01 专题:书籍
【生卒】:1902—1928

学名传清,别名继渠,曾用名计枢、继储、季储。蒲圻人。1902年7月27日出生。1910年到1918年在当地读私塾和小学。1919年为逃避包办婚姻,愤然离家出走,暂居武昌复习功课,阅览进步书刊。1920年考入湖北省外语专门学校法语专修班学习。当时该校有位俄籍教师,常给学生们介绍苏俄十月革命情况,张计储开始接触列主义。这期间,他常到董必武筹办的武汉中学交友,间接受到董必武的影响,思想进步很快。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1922年7月,武汉工团联合会成立,被选为委员。1924年春,由党组织选派,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学习。1925年归国,任国民党汉口市特别党部宣传部长,同时担任中共湖北地方委员会秘密部部长,与何恐、许鸿等人一起领导了武汉地区学生运动。1926年夏,中共湖北省委调张计储负责工运工作,领导武汉码头工人支援北伐军。8月底,任汉阳兵工厂罢工委员会秘书。9月1日,他亲自起草了“汉阳兵工厂工友罢工响应国民革命军通电”,鼓动工人奋起打倒军阀吴佩孚。9月5日,北伐军敢死队即将到达汉阳的消息传来,张计储发动工人于9月7日举行罢工,消灭守厂敌军,打开仓库,取出武器,立即武装了工人纠察队。工人纠察队配合预先策划起义的刘佐部,联合赶走了军阀高汝桐部,使北伐军顺利占领汉阳。9月9日,北伐军进驻汉口。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武汉三镇光复后,各业工会迅速恢复活动。11月7日,武汉码头总工会召开代表大会,张计储被选为码头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元旦,湖北省总工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张计储代表码头总工会在会上发了言。1月3日,汉口英帝水兵刺死码头工人李大生,制造了闻名中外的“一三”惨案。4日,湖北省总工会发出通电,提出收回英租界六项要求。5日,张计储代表码头工会发表支持省总工会通电的宣言。接着,他组织码头工人参加武汉市20万人的反英示威大游行。游行队伍奋勇冲进英租界,捣毁沙包、电网和栅栏,驱逐英巡捕。英领事馆门前,赫然挂起“武汉码头总工会”的牌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5月12日,张计储代表码头总工会发表通电,反对蒋介石反革命政府。7月15日,精卫叛变革命,宣布与共产党决裂。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定将有声望的党员干部撤往农村,组织武装暴动。8月中旬,中共湖北省委派张计储到江陵,任江陵区特委委员。9月初,省委决定将江陵区并入鄂西区,成立中共鄂西区特别委员会(简称鄂西特委),张计储任特委书记。鄂西特委成立后,立即组成领导秋收暴动的指挥机关——鄂西革命委员会。鄂西暴动于9月19日开始行动,23日拂晓农民军攻下弥陀寺,打响鄂西地区农民秋收暴动的第一枪。1928年5月,鄂西特委在沙市召开秘密会议,不幸被国民党鄂中“清乡”司令部稽查大队侦悉,张计储与魏亮生等8人均遭逮捕。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张计储坚贞不屈。敌人逼他写供词,他提笔写道:“蒋贼真阴险,手段太毒辣,有朝红旗展,全用千刀剐。”不久,敌人把张计储等人押往沙市金龙寺后面杀害。临刑前张计储等人振臂高呼:“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

上一篇:张心炳 下一篇:张书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始皇是如何发现嫪毐和太后私通的?
秦始皇是如何发现嫪毐和太后私通的?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病死,皿相吕不韦拥立十三岁的太子继位。这就是秦王政。他就是后来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秦王政尊庄襄后为太后,仍
王安石寻求生花笔
王安石寻求生花笔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少有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科学家詹天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科学家詹天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史上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他作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画像詹天
魏文侯招贤兴国
魏文侯招贤兴国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