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湖北英烈辞典

张浩

书籍:湖北英烈辞典 作者:湖北省民政厅 朝代:1997-04-01 专题:书籍
【生卒】:1897—1942

原名林祚培,号育英(毓英),参加革命后改名仲丹(仲旦、仲楠),化名张浩。黄冈(今黄州市)人。1897年2月25日出生于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从小帮助父亲织布、染布,是技术娴熟的染织工人。1919年“五四”运动中受恽代英、林育南的影响走上革命道路。同年秋,与族弟林育南等在本地八斗湾创办浚新小学、通俗讲演社,参与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活动。1921年在恽代英等人支持下到武昌大堤口开办利群毛巾厂,因善于染织,成为该厂主要负责人。7月,参加恽代英、林育南等发起召开的利群书社成员社外朋友代表大会,会议主张学习布尔什维克,拥护无产阶级专政,并决定成立共存社。19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奉命到大冶工矿区开拓工人运动。化名李福生,以翻砂工为掩护,组建起大冶工厂特别支部。同年7月,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的“交通”身份,到汉阳钢铁厂了解和指导罢工斗争。针对工贼韩老三破坏化铁炉,嫁祸于罢工工人的情况,提出“打死工贼韩老三”的战斗口号,使罢工转败为胜。1923年“二七”惨案后,奉命转移到长沙,在湖南党组织开办的望麓园织布厂担任技师兼党支部书记,领导长沙人力车工人的罢工斗争和声讨日本水兵制造“六一”惨案的游行。后调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消费合作社营业部任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参加安源地委工作。1924年秋赴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25年回国,化名林春山,先后任中共上海杨树浦、曹家渡部委书记,参加上海总工会党团。12月6日,参加上海市民举行的旨在推翻段祺瑞政府的万人大会,会场被军警包围。会后为举行示威游行,张浩率领沪东区工人,冲在最前面,在和军警搏斗中,他的头部被敌人刺刀戮开一寸多宽的口子,血流如注,被工人们抢出来。他见会场秩序散乱,便忍痛挣扎着走上主席台,振臂高呼:“冲呀,兄弟们!”话未讲完即晕倒。群情激愤,抬着满身是血的张浩冲出军警包围圈,按计划举行示威游行。1926年底,伤势尚未全愈即调回武汉,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特务队长。大革命失败后,历任中共大(冶)阳(新)区特委委员、中共武昌市委常委兼工委书记、武胜门外区委书记、汉阳县委书记等职,坚持地下斗争,参与领导大冶、阳新、鄂城的工作。1928年春,奉命到长沙任湖南省委常委兼职工委员会书记。参与筹划幕阜山脉暴动计划,亲自部署平江起义,并派滕代远到平江担任湘鄂赣边区特委书记,会同彭德怀等领导平江起义,创建了工农红军第五军。他还几次派杜修经到井冈山同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联系,支持红四军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农村游击战争。同年8月,湖南军阀何键亲率部队会同赣军到安源围山搜捕,省委机关遭到破坏,他化名李春生、张开照,并削发为僧,隐蔽在安源慈云寺和中窑坡周宅,坚持秘密斗争。后根据党的指示,在一位老和尚的护送下,装扮成苦行僧,沿途化缘乞讨,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行程,到达党中央所在地上海。1929年春,调任中共上海沪西区委书记,领导声讨英国士兵惨杀中国工人的斗争,迫使英帝国主义向被害者家属道歉并赔两万元。在领导纪念“五卅”运动四周年的示威游行中,为救护被巡捕欺侮的两名女工,赤手空拳与巡捕拼搏,被巡捕的警棍、枪托击伤头部,并被抓进巡捕房,遭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后经组织保释出狱。11月,担任全国总工会特派员,到香港、广州领导工代会和海员总工会工作。1930年3月,出席全总召开的特派员会议,会上强调在政治罢工时不能忽视工人的迫切要求和目前利益,指出“委派制度、命令主义、强迫罢工是目前工会运动更要严重注意的问题。”批评了刚刚露头的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并在实践中抵制了强迫罢工的错误指示。会后,被派往哈尔滨指导工作。4月,满洲省委遭敌破坏,又奉命到沈阳筹划重建满洲省委,担任省委书记兼职运部长。同年9月到上海出席党的六届三中全会,被增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1月下旬,到抚顺巡视工作,因叛徒出卖再次被捕,遭受酷刑折磨,多次昏死过去,但他从未动摇,严守党的秘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并耐心做同室难友的工作。“九一八”事变后,经党组织营救,于1932年春出狱,回到上海,任全国总工会常委兼海员总工会书记。1933年春,受党中央和全国总工会派遣到莫斯科,化名李福生,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和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并于1935年秋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参与中共代表团讨论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同年冬,为了向中共中央传达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打扮成商人,化名张浩,由苏联经蒙古回到陕北,恢复了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之间中断了一年多的联系。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了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以及《八一宣言》的内容和起草经过,为中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作出了贡献。会后,任白军工作委员会副书记,负责对国民党军队的统战工作。中央并决定他参加中央政治局,以共产国际代表身份做张国焘的工作。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张国焘企图分裂党、成立伪中央的错误,多次打电报给张国焘,要他接受共产国际的意见,迅速北上与中央会合。在二、四方面军指战员的坚持斗争下,张国焘被迫同意北上,于1936年10月在会宁与一方面军会师。为接应西路军,1937年2月,中央决定成立援西军,张浩任政委。他和司令员刘伯承在镇原一带,尽力收容西路军失散人员,并领导援西军清算张国焘分裂主义的错误。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军委华北分会委员等职。与刘伯承一道,率部东渡黄河,挺进晋东南,开辟晋冀豫边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1月,因病调回延安,专门从事职工运动。先后担任安吴堡青训班职工大队和抗大职工大队长、陕甘宁边区总工会执行委员、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副书记、工人学校校长等职。同年9月,出席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1940年在庆祝“五一”的大会上,突患脑溢血,从此一病不起,但仍像过去一样关心党的事业。皖南事变发生后,党内有些同志把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准备同国民党决裂,他知道后,上给毛泽东写信,主张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分裂。毛泽东回信中肯定了他的意见,要他好好保养身体,并亲自到医院看望他。1942年全党整风,清算“左”倾机会主义的遗毒。他和关向应在医院里经常研究、总结党内斗争的教训,提出为遭到王明诬陷打击的林育南、李求实、何孟雄等烈士平反。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这些同志的历史功绩。1942年3月6日,终因积劳成疾,在延安逝世。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万人追悼大会,中央治丧委员会赠送“工人先进,战士楷模”的挽联。毛泽东主席亲送了“忠心为国,虽死犹荣”的挽词。张浩在弥留之际曾说:我奋斗了二十年,现在看到曙光却要走了,没有看到胜利,终生遗憾。他的唯一要求就是死后葬在党中央所在地杨家沟隔河相望的青年文化沟桃花岭。他深情地说:“我要天天望着党中央、毛主席。”中央批准了他的遗愿。毛泽东敬重地说:“让张浩同志天天监督我们。”3月9日,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负责同志亲自为张浩抬棺执绋,将烈士葬于桃花岭山顶。

上一篇:张弦 下一篇:张准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赵奢谏言遗书
赵奢谏言遗书
在中国古代,如犯了王法,不仅斩杀罪犯,而且祸及全家,株连九族。战国时的赵括,兵败长平,损兵四十五万,按律当满门抄斩,但全家却幸免祸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