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功伟
【生卒】:1915—1941又名何彬,何斌、何明理。咸宁人。1915年11月21日出生于当地一开明绅士家庭。1927年8月,在武昌湖北省立第一小学读书。1930年夏考入湖北省立第二中学。1933年7月,考入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学习期间,他勤奋学习,关心国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35年“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爆发后,他奔赴于武汉各学校,参与组建了武汉中等以上学校抗日救国联合会,并担任该会常务理事,发动各校学生举行声援北平学生的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后不久,改名何明理,离开湖北省立高中,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工作,任常委。1936年8月,经胡乔木、唐守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上海成立青年抗日救国服务团,任该团组织部长,改名何彬,主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1月,上海战局吃紧,党组织决定派他回湖北工作。12月,被选为湖北省工委农委委员,在湖北省战时乡村工作促进会工作。1938年3月,调任武昌区委书记。6月,中共湖北省委正式成立,任省委委员。7月,省委派他回鄂南,开辟鄂南抗日游击根据地。8月,中共鄂南特委成立,任特委书记。鄂南特委成立后,他首先抓紧各级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接着积极筹建抗日武装。族叔何寰桢,是咸宁著名绅士,曾当过民团团长。何功伟主动上门做工作,晓以抗日救国大义,经反复动员,何寰桢同意合作抗日,在柏墩组成一支拥有300人枪的抗日游击大队,即咸宁县国民自卫第二大队,何寰桢任大队长。咸宁中心县委派了许多党员到这支队伍担任领导干部。1938年下半年,国民党顽固派在鄂南掀起反共高潮,12月,何寰桢被国民党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诱捕枪杀,咸宁国民自卫第二大队被搞垮,何功伟等共产党人遭通缉。这时,鄂南特委与湖北省委失去联系。遵照省委预先指示,鄂南工作由湘鄂赣特委(驻平江县嘉义)领导。何功伟到平江,与湘鄂赣特委接上关系,根据湘鄂赣特委决定,鄂南特委改为鄂南中心县委,何功伟任书记。1939年2月,在咸宁马桥主持召开了鄂南中心县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六中全会决议,联系鄂南实际,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方向,坚持斗争。正当何功伟在挫折中重振鄂南工作时,国民党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鄂南形势急转直下,鄂南党与湘鄂赣特委联系中断。7月,何功伟召开鄂南中心县委紧急会议,决定立即疏散“露红”干部,派人与江北鄂豫边区党委接上关系。会后,何功伟离开鄂南亲自到重庆找党汇报工作。8月,到达重庆,向中共中央南方局汇报鄂南工作。1939年9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派他到鄂西工作,先任中共湘鄂西区党委宣传部长(机关设在宜昌)。1940年2月接任湘鄂西区党委书记职务。他跋山涉水,往来于宜昌、巴东、建始、恩施一线,发展党的组织。这期间,他与湘鄂西区党委宣传部干事、交通员许云结为夫妻。8月,何功伟到达恩施,根据南方局指示,湘鄂西区党委改组为鄂西特委,何功伟任书记。1941年1月20日,因叛徒出卖,何功伟不幸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敌人先是封官许愿,遭到痛斥。接着又把何功伟的父亲接到恩施,企图以父子亲情软化他的革命斗志。何功伟对父亲说:“你老人家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懂得生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理,做儿子的要为党尽忠,忠孝不能两全了。”老人终于被儿子的耿耿忠心所感动,不仅不再劝降,而且帮助儿子秘密带出给同志和组织的信件。1941年11月17日,何功伟含笑告别难友,昂首挺胸,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壮烈牺牲。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