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耐久性能

书籍:现代工程材料实用手册 作者:李继业, 郗忠梅, 苏永刚, 张峰 朝代:2007-08-01 专题:书籍

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抵抗周围各种介质的侵蚀而不破坏,并能保持原有性能的性质,称为建筑材料的耐久性能,这是确保建筑工程强度、稳定性、使用功能和使用年限的重要性质。

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除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外,还经常受到周围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破坏作用,这些破坏作用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等。物理作用包括温度、湿度的变化及冻融循环等,物理作用主要使材料体积发生胀缩,长期或反复作用会使材料逐渐破坏;化学作用包括各种液体和气体与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使材料逐渐变质而破坏;生物作用是指在虫害和菌类的作用下,使材料发生虫蛀、腐朽而破坏。

材料遭到破坏往往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引起的,很少是某一个孤立的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由于各种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差异很大,因此各种破坏因素对不同材料的破坏作用是不同的。金属材料主要受化学作用的腐蚀;无机非金属材料(如砖、石材、混凝土等)主要受大气的物理作用而破坏;木材、竹材等植物纤维组成的材料,常因虫、菌的蛀蚀而腐朽破坏;沥青、高分子材料在阳光、空气及热的作用下,会加快老化的速度而变得硬脆、破坏。

由以上所述可见,建筑材料的耐久性是一项综合性质,包括强度、抗冻性、抗渗性、耐磨性、大气稳定性、耐化学侵蚀性等。因此,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指标去衡量所有的耐久性,应根据材料的种类和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条件提出不同耐久性的要求,如结构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处于冻融环境的工程,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冻性;水工建筑物所用的材料要求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建筑材料常会因耐久性不足而过早破坏,因此,耐久性是建筑材料的一项重要技术性质。只有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的耐久性,从材料、设计、施工、储存、使用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材料和结构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材料耐久性及破坏因素的关系见表2-6。

表2-6 材料耐久性及破坏因素的关系

注:*表示可参考其强度变化率、开裂情况、变形情况等进行评定。

工程实践充分证明:材料的耐久性是材料的一项重要技术性质。高耐久性材料可长期在使用条件下保持工程所需的物理、化学、力学及结构性质,抵抗各种破坏作用,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使之坚固稳定、经久耐用。

材料的耐久性还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选用高耐久性材料,虽然使原材料价格提高,或施工费用及难度增大,但因其使用寿命延长,工程有效使用期大大增加,降低维修费用,最终使整体工程的综合费用降低,从而获得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

从技术发展角度看,由按耐久性进行工程设计取代按强度进行工程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按耐久性进行工程设计,提高各种材料的耐久性,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是建筑材料生产及应用的重要课题之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刘邦在“白登之围”中是怎样脱身的?
刘邦在“白登之围”中是怎样脱身的?
刘邦在“白登之围”中是怎样脱身的?且让我们一探究竟。白登之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让韩王信迁到代国,建都在马邑。匈奴兵攻打韩王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