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
(一)材料的表观密度
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ρ——材料的表观密度(kg/m);
m——材料在气干状态下的质量(kg);
V——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包括实体积和孔隙体积在内的体积。对于形状规则的材料,可直接测量其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的材料,可用蜡封法封闭孔隙,然后再用排液法测量体积;对于混凝土用的砂石骨料,可直接用排液法测量体积,此时的体积是实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之和。
当材料中的含水状态变化时,其质量和体积均发生变化,也会影响材料的表观密度。在测定材料表观密度时,应注明其含水情况。一般情况下,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在气干状态(长期在空气中干燥)下的表观密度。在烘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则称为干表观密度。
(二)材料的堆积密度
材料的堆积密度是指粒状或粉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ρ′——材料的堆积密度(kg/m);
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kg);
V′——材料在堆积状态下的体积(m)。
测定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时,材料的质量是指填充在一定容器内的材料质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而言。因此,材料的堆积体积包含了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
在建筑工程中,计算材料的用量和构件的自重,进行材料的配料、运输和确定材料的堆放空间时,经常要用到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等数据。表2-1中列举了常用建筑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上一篇:材料的密度
下一篇: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范雎陈远交近攻之策
- 现在人有句时髦的话:“推销自己。”其实,古人早就懂得推销自己,只是没有明说而已。范雎向秦昭王进“远交近攻”之策,就是先自我推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