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质
在质权关系存续期间,质权人将质物出质给他人的行为。转质的结果是质权人成为新的出质人。质权人可以转质的权利称为转质权,因转质而取得质权之人称为转质权人。转质实现了质物的交换价值,使处于静态而不被利用的质物的效用得到发挥,并使质权人得到融资,故各国法律对质权人享有转质权一般持肯定态度。转质分为承诺转质和责任转质。承诺转质是指质权人经过出质人同意的转质,承诺转质后,质物原担保的债务与新担保的债务没有关联,原质权与新质权也没有关联,原债务人履行债务而消灭原质权时,新质权并不消灭,质物仍为转质权人占有。若原债务人希望取回质物,则必须以第三人的身份向转质权人履行原质权人的义务,方能取回质物。承诺转质是质权人和出质人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质权人因此而获得了在一定范围内处分质物的权利,而且只有对质物的损害有过错时,其才承担赔偿责任。责任转质是指质权人可以不经原出质人的同意而以自己的责任将质物转质,责任转质以原质权的存续为前提,担保的债权范围不能超过原债权的范围,质权人即新出质人就质物的一切风险向出质人承担责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唐太宗李世民为人怎么样 李世民为什么不爱武则天
- 李世民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649年逝世,享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