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
【生卒】:生卒年代不详
【介绍】:
西周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封于周(今陕西宝鸡岐山东北),故称周公,又称周公旦。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一度由他摄政,平定了管叔、蔡叔叛乱,东征开疆拓土,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语见于《尚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多土》、《立政》等篇。据《逸周书·尝麦解》、《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他曾主持制定、修改周初法典《九刑》。在法律思想上,他提出了“德”的思想,主张“明德慎罚”;确立了“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奠定了西周“礼治”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如下:(1)“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周公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提出了“德”的思想,认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命”归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之“德”。“德”主要指“保民”。要求统治者注意人心向背,必须兼重人事,注意道德教化。(2)“明德慎罚”的刑法思想。主张德、刑并用,反对专任刑罚,禁止滥杀。要求对罪犯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必须将过失(“眚”)与故意(“非眚”)、偶犯(“非终”)与惯犯(“惟终”)以及认罪态度等不同情节加以区别。要求废除族诛连坐,主张罪止一身。(3)以“亲亲”、“尊尊”为立法、司法原则。尤重视“亲亲”、“孝”,把“不孝不友”,视为“元恶大敦”,要“刑兹无赦”;对于“犯上作乱”,特别是不忠于君的行为也不稍贷,“放弑其君则残之”,要处以割裂身体的酷刑。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