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责任的消灭
行政责任被确定后,因某些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失去存在的意义。行政责任基于以下的法律事实而消灭:(1)责任者履行责任完毕。如被罚款的行为人已经交纳了所罚金额;需要赔偿的行政机关已作了赔偿;(2)权利人放弃了要求责任者承担责任的权利。例如,法院判决行政机关对某公民实行行政赔偿,但尔后该公民表示不要求行政机关赔偿;(3)履行责任失去意义。例如,有权机关确定行政机关修复房屋责任,但行政机关修复房屋前,房屋已由损害人自己修复,修复责任便因失去意义而消灭;(4)追究责任的决定被依法撤销。如行政机关决定处罚某人,但在行政诉讼中被法院撤销。在上述4种责任消灭情况中,前3种属于“责任的自然消灭”,后一种属于“责任的非自然消灭”。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