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代表
又称“外交使节”、“外交人员”、“外交官”。一国派出的办理外交事务的官方代表。过去仅为使馆馆长,现在也包括使馆的外交职员。分为派驻外国行使经常联系和交涉职务的常驻外交代表及临时出国执行特定任务的外交代表两种。外交代表制度的历史非常悠久。现在通行的常驻使节的做法则直到13世纪才出现,首先是意大利诸共和国,特别是威尼斯开始实行,后推行于两欧、中欧,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后,才成为普遍的外交制度。充任常设使馆长的外交代表最初不分等级;16世纪时分为大使和驻使两级;18世纪时又增设公使;1815年维也纳会议决定分为大使、特命全权公使和代办三个等级;1818年亚琛会议决定在特命全权公使和代办之间,增加驻办公使;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使馆馆长分为大使、公使和代办三级,以他们为首脑的驻外代表机构相应地称为大使馆、公使馆和代办处。通常国家间互派同一等级的代表,馆长等级由关系国家商定。在接受国同意的情况下,派驻一国的使节可兼驻一个以上国家,两个以上国家也得合派同一人为驻另一国的使馆馆长。使馆外交代表原则上应属派遣国国籍。常驻外交代表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与豁免。临时出国的外交代表有出席国际会议、外交谈判、签订条约的政治性使节和参加外国的独立庆典及就职、加冕、丧葬等典礼的礼节性使节,在性质和任务上与上述常驻使节大有区别,但他们在外国享有的地位和外交特权与豁免则比照常驻使节决定。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1969年《联合国特别使团公约》,分别编纂并发展了有关常驻使节和特别使节的地位和特权与豁免的国际法规则。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夸父追日的故事有何寓意?
-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