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诉讼调解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中国处理民事案件、经济案件、刑事自诉案件、行政赔偿案件的重要方式,其核心是通过调解方式处理当事人之间权益争议的诉讼制度。中国诉讼调解制度经过了从“着重调解”到“自愿合法调解”的转变过程。例如,1982年中国《民事诉讼法》曾经规定了“着重调解”原则,它强调处理民事案件要以“调解为主”。1991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自愿合法调解”原则,即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自愿并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及时判决。这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1)法院调解必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调解是通过当事人共同协商而终结案件的,因此,调解必须以尊重当事人自愿为前提,对于纠纷是否运用调解手段解决,应依当事人自愿;调解协议中的内容,必须得到当事人双方的自愿认可,任何强制或变相强制,都不符合运用调解手段的宗旨。(2)法院调解必须合法。不能搞无原则的调解。调解与审判一样,必须重证据,分清当事人双方的是非责任。在民事诉讼实践中,违法调解事件仍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当事人可以拒绝调解,要求另行审判。(3)法院调解不能“久拖不决”,必须及时解决问题。如果当事人一方在调解中反反复复,或者迟迟不同意另一方的主张,法院就应当搁置调解程序,给予及时判决。此外,中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上一篇:诉讼时效期间中止 下一篇:诉讼文书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