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信条
于清朝宣统三年九月十三日(即1911年11月3日)公布。由于只有19条,故被称之为十九信条。这是中国历史上君主立宪的第一次实践,也是清朝末年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立宪运动的革命成果。因为它是在辛亥革命的炮火中,由清廷匆忙炮制的,所以比起“钦定宪法大纲”来,更多了一些“宪法至上”、“国会掌权”的词汇。但是,其首要的规定仍然是“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大清皇帝仍享有颁布宪法、国会议决事项,任命总理、国务大臣,统帅陆海军等权力。从文字上看,宪法是“至高无上”的,因为它不仅要规定“皇帝之权”,而且还要规定“皇帝继承顺序”,同时“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为了标榜“民主”,它赋予国会很大的权力:资政院起草议决宪法,国会有宪法改正提案权,议决国际条约,追认宣战、媾和,公举并可弹劾总理大臣,决议皇室经费,两院组织国务裁判机关等。清廷为了“取信于民”,摄政王载沣还亲自出马,跑到太庙宣誓,表示坚决拥护《十九信条》。但此举并没有挽救清王朝覆灭的命运,十九信条也随之一起被埋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