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性宪法
“纲领性宪法”的对称,又称“巩固性宪法”。指规定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主要内容,同时也规定将来要达到的目标的宪法。是以对现状和将来的规定为标准对宪法所作的一种分类。当今世界各国在制定宪法时,一般对现状和将来两项宪法内容作了相互结合的规定,不同的是,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需要,有的侧重于现状,有的侧重于将来。确认性宪法的特点就在于侧重现状,如果一部宪法是以较少的篇幅规定已经取得的成果,那就不是确认性宪法,而是一部纲领性宪法。确认性宪法侧重保持现状,对巩固国家革命和建设取得的成果有积极作用,它的宪法规范性较明确,在适用上比纲领性宪法较容易。确认性宪法对将来要达到的目标的内容规定过少或过于保守,也不利于激发全国上下奋起推动国家的建设。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 张仪为什么要戏弄楚王呢?又是怎么戏弄的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
- 魏齐是怎么自己作死的,为何范雎对他要睚眦必报?
- 魏齐这个人是战国时候魏国的国相,就是丞相的意思,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鞭笞范雎,让范雎仇恨自己,最终成功逼死自己的。但是,一个是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