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判决
“对席判决”的对称。指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在一方当事人未到庭的情况下,查明案件事实后依法做出的判决。通常法院做出缺席判决有法定条件。中国刑事诉讼法没有缺席判决的规定,但是在有的国家有相关规定,如德国刑事诉讼法典规定,对被告人已经依法传唤,在传票中已经言明可以对他缺席审判时,可以无被告人审判,以可能仅是单处或者并罚180个日额以下的罚金、保留处刑的警告、取消驾驶资格、追缴、没收、销毁或者废弃处分为限。在此程序中,不允许判处更高的处罚或者科处矫正及保安处分。在传票中已经对被告人告知有此可能性时,准许剥夺驾驶权。中国民事诉讼法有缺席判决的规定。可以作出缺席判决的情形是:(1)原告经过法庭传唤,无正当理由拒绝到庭,或者未经过法庭许可中途退庭,而被告提出反诉的;(2)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院许可中途退庭的;(3)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根据中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缺席判决,主要适用于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情况。法院做出缺席判决时应考虑缺席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使其因缺席而受到不应有的损害。缺席判决与对席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缺席者不得以自己未到庭而拒不执行。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骆宾王与卢照邻如何相识?
- 朋友不是一座古堡,不是一处对面的渡口,朋友更像一条大道,让人自由地行走。在长安和洛阳的那些青春日子里,骆宾王和卢照邻曾一起有过很
-
- 是预言还是天意? 李淳风为何力阻太宗杀武则天
- 当时,唐太宗看到一本《秘记》,上面记载“唐朝三世之后,会有女主武王代替唐室拥有天下。”唐太宗于是秘召李淳风,向他询问这件事的详情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