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
指一个国家立法机关根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或认可法律规范的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立法包括一个国家制定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既包括制定宪法的活动,也包括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的活动,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一个国家立法机关批准国际条约的活动通常也被视为广义立法的内容之一。狭义的立法专指一个国家依据宪法规定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法律规范的活动,通常指议会或代表机关制定法律的活动。“立法”一词,古已有之。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法学家商鞅就有“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的言论。在古希腊、罗马著作中,“立法”一词也屡见不鲜。柏拉图在《理想国》、《法律篇》、《政治家篇》,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等著作中都多次谈论过立法问题。《牛津法律大辞典》给“立法”定义为“通过具有特别法律制度赋予的有效地公布法律的权力和权威的人或机构的意志制定或修改法律的过程”。立法是一种国家活动,它具有国家意志性,任何组织或个人不能立法;立法又是一种专门的活动,只有依法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才有权立法;立法既包括制定法律规范的活动,也包括认可法律规范的活动。立法是一个国家依法办事的前提。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