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祭祀继承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继承法概念。指承奉祖先祭祀的继承。人们相信祖宗的灵魂生活在与人间非常相似的社会中,但在经济方面他们部分地依靠子孙所作的贡献,即子孙定时烧的纸钱、纸衣服以及其他的模拟人间日用品。死者在阴间的所用由活人来供给,活人要不断祀奉自己的祖先,代代相传。因此,子孙负有供奉的义务;但非男系男子孙的供奉,祖先不享受。因此,祭祀须由男系男子孙为之,只有男系男子孙才有祭祖的资格,女子孙则无此资格。祭祀一般由嫡长子进行,大多数就是家长,无嫡长子的,必须“立嫡”以为祭祀。但在庶民阶级,司祭者不限于嫡长子一人,众子均可任意祭祖,没有严格的祭祀继承人的顺序。中国祭祀继承存在于宗法及宗祧继承中,只要有了祭祀祖先的继承,就能继承财产。祭祀继承人即宗祧继承人,称为“嫡”。继承人的确定,称为“立嫡”。立嫡有两种形态:一是嫡长主义;一是辈行主义。嫡长主义以“父死子继”、“嫡长子继承”为核心;辈行主义以“兄终弟及”为核心。前者在祭祀制度历史中居主导地位,后者在中国主要存在于商代、晋代和南宋。实行辈行主义的,也多与嫡系继承相结合,而且继承顺序也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如《礼记·礼运》记载,商朝前期实行“大夫世及以为礼”的继承制度。世,意为父死子继;及,意为兄终弟及。即父死由正妻长子(嫡子)继承宗祧,嫡子死亡由嫡子同母弟继承,无嫡子同母弟由庶子继承,无庶子由嫡孙继承。晋代《通典》载有规定,王侯贵族有爵位和封地的仍按古制嫡系承祧规则,大夫以下和普通百姓不依嫡系承袭,嫡孙不能先于伯叔父继承,嫡子死应由嫡子兄弟继承。南宋《服制令》:“诸嫡子死,无兄弟,则嫡孙承重……无嫡孙,则嫡孙同母弟。无同母弟,则从长孙承重。”即继承的顺序是,父死由正妻长子(嫡子)继承,嫡子死亡由嫡子同母弟继承,无嫡子同母弟由庶子继承,无庶子由嫡长孙继承,嫡长孙死亡由嫡长孙的同母弟继承,无同母弟的,由从长孙继承。

上一篇:继子女 下一篇:既得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李世民14个儿子的悲惨结局
李世民14个儿子的悲惨结局
唐太宗李世民可真正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但说到他的儿子,这些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
庞涓轻敌,惨遭兵败?
庞涓轻敌,惨遭兵败?
周显王28年,魏惠王派庞涓统帅大军,去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魏军,被迫向齐国求援,齐国国王召集大臣们商议,是否出兵去救韩国。